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果戈里

有人说,在建筑设计的领域中,任何创作的形式,都是来自心灵的探索。虽然只能用砖瓦、石木、金属、玻璃等材料来从事实质上的建造,但又能借此创造出更加触动人心的空间,进一步无止境地深入探索其中的人文感受、场所精神等丰富的意涵。建筑师,因此被誉为极具空间创造力的“魔法师”,为生活空间变幻出无限的惊喜。

本期,我们有幸地采访到了知名建筑设计师吴洪亮教授,看看从他的视角中,对于建筑和设计又如何解读?与1978电影小镇又是如何结下不解之缘的?以及未来他对于自己建筑之路的设想。


1 (1).jpg

吴洪亮

英国皇家建筑师RIBA

新加坡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导

无域建筑创始建筑师

从心隐轻奢民宿品牌创始人

常年跨界建筑、设计、美学、文化等领域的艺术家


其人

吴洪亮教授,博导,新加坡乡土营造学社主任,毕业于英国,建筑研究博士学位。大学学业结束后,一直在英国和新加坡和国内等地从事于建筑教学和实践工作,并在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也是新加坡无界空间实践的创始人,无域建筑创始建筑师,从心隐轻奢民宿品牌创始人。

身为国内外行业资深的执业建筑师,吴教授所设计的建筑时常成为当地的“城市名片”,提升了所在城市的整体活力。迄今为止,他主持设计参与的多个实践项目,获得诸多国际及国内的设计奖项。目前吴教授团队在广州、珠海、武汉、杭州、成都等地均有不同类型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近些年来他极力倡导“在地化设计和建筑行走”的主动学习方式,在实践中感悟建筑,感悟文化,从历史和人文等角度积极探索现代城市和乡村的建筑实践方法。

在近二十年来的职业建筑设计生涯里,吴教授一直遵循着“5+2”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所谓的“5+2”模式是在高校的每个七年之中前五年大部分时间花5年的时间做研究课题和教学,培育学生和青年设计力量;后两年则把大部分时间从教学里抽离到设计实践中,放手让工作室培育的年轻设计师参与具体实践项目,达到产学研共融。在接下来的五年实践中,再结合教学研究促进教学,如此反复循环,建筑家的理论和实践方能更好的印证,达到知行合一。


6.png

(以上是吴教授过往在规划建筑景观和室内的作品)


其魂——文化是设计的根

建筑设计是一个伟大且渺小的职业,且散发着持续的魅力,究其原因,吴教授认为其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是一种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创作过程,建筑师统筹着不同领域,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艺术和工程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建筑作品。

并且他认为做设计不只是会画图就可以了,关键要理解文化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包括建筑的材料、工艺、成本等,做出来的设计才更有落地性,否则便是纸上谈兵,设计无法落地。建筑的在地性和文化性是吴教授在采访过程中提到的,我后面会斗胆做个自我对于此的理解和阐述。

也许有人以为建筑设计,是凭借灵感设计出个形状就能建造。但实际上的建筑设计是要与甲方深入的沟通,了解对方性格、喜好、需求以及经济状况等等,找到一个符合项目整体的标准,最终才能敲定下来的。很让我惊讶的是,吴教授提到他基本上百分之八十都是委托项目,并且他会和业主一起呆上几天,加深对彼此的理解和认知,之后才开始动手设计。如果是政府项目,他则会带着团队深入调研,了解政府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初期调研文本往往都有几百页。所以他理解的设计(DeSign)就是去除刻意的为了设计而设计,设计得到的最终结果都是细致研究的结果。

所以他一直以来做设计都离不开这三要素:

·了解在地文化:本身的人文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是否符合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等;

·国际化:不论是模式、设计还是思维,必须要创新,创新是根本;

·设计感:设计师一定要触摸到最前沿的脉博、设计思想,以及最新的一些设计手法。

我很想知道哪些设计师对吴教授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到了三位设计师,分别是建筑大师卒母托、安藤忠雄和路易斯康。他们的作品带着一种独特、猛烈的生命力,让人惊喜。而卒母托的作品则常常让吴教授深受感动,他认为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卒母托在用生命在做设计,而这对他非常重要。

采访中,吴教授多次提到设计里的‘WOW Effect’。他认为做设计必须要天马行空,要有创新,设计出来的作品一定要给人“哇”,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的设计方能历久弥新,成为有生命的好作品


那地——欧阳修故里

而说起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沙溪镇,吴教授感叹:这个地方与自己的缘分颇深啊!

吉安古称庐陵,素有‘三千进士冠华夏’之美誉。该地山水秀丽,人杰地灵,文风鼎盛,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欧阳修的故乡,还是吴教授的祖籍之地。他在吉安做项目的那段时间,常感受到时空穿越会古人之愉悦。

自2016年始,他应邀担任国内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客座教授,与国内多所大学积极开展学研一体化工作,之后也帮当地政府落地了多个实践项目,获奖多次。吴教授因此也对此地产生了更加浓厚的感情!之后几年吴教授还曾在吉安和井冈山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和带领师生积极参与乡村竞赛和实践活动,取得显著的成绩,并得到当地领导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那么他又是如何与荔枝之乡增城扯上关系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7.jpg


吴教授从事设计二十余年,回首自己的建筑之路,画过无数张设计图,接触过无数项目,他也曾想过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个想法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直到2010年,有幸被邀请去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作为业主顾问,第一次知道有增城这个地方。2017年—2018年,因多次被政府和项目方邀请来增城做分享和建议,一来一回便与增城结下不解之缘。基于这个原因,再加上自己在增城还有几个项目尚未完成,就此萌生了在增城的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民宿的念头。


最佛系——从心隐轻奢民宿

2018年,吴教授找了三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从选址规划到设计开始着手打造从心隐轻奢民宿。随着建造的过程,有了更多的一群做设计的志同道合者,他于是便在增城这个地方开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借着参与增城区政府做城市片区更新项目的机会,他接触到1978电影小镇, 多次实地调研和考察之后,他认为此地文化氛围浓厚,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尤其文创街二期特别适合做一个设计工作室。因为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更能专注于作品的创作,所以他最终将无域设计(Beyond Studio)广州工作室落址在1978电影小镇二期文创街,开始了自己与增城那段十年前的缘分。


8.jpg


而谈到从心隐轻奢民宿的诞生,“那可真是历尽千辛万苦啊!”吴教授如是说道。对于从心隐名字的由来也十分的有意思,是吴教授从广州来回白水寨七次在高速公路上而想到的,他希望来到从心隐的客人能脱离日复一日辛苦忙碌的工作状态,在自然山水间安放身心,从心而动,方能做更好的自己。因为只有知道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清楚了解做最喜欢的事业,也因此更能长久。所以这个‘隐’字,并非消极隐匿于山林之间,而是隐于内心,无论身处山林或闹市,内心明了才能知行合一,才能更积极的做好自己。


9.jpg


从心隐民宿的选址和设计因此也颇有讲究,其坐拥山水瀑布美景,可以直接望向白水寨瀑布景观和山体,可谓是所有民宿中离白水寨瀑布和景区最近的民宿。内地落差最高的白水寨瀑布仿佛伸手可触,直接映入客房,山水自然美景因此融为一体。从心隐门口从福建南安运来了七根3米高的原石石柱,寓意日月和五行。而从心隐民宿最让人惊叹的是大堂‘漱石厅’里那三千三百三十三根木方通,据说暗藏了三本经书,和二十四盏明灯。根据吴教授所言,这24盏灯蕴意着从心隐轻奢民宿未来的24个合伙人。而那3333根木方通据说很有能量学,教授也籍此时刻提醒自己和团队,因为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得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且要百折不挠,团队方能齐心协力做好事情。接下来几年,吴教授计划从心隐民宿开到3—7家时,将在增城打造一所“心隐学院”, 让我们拭目以待且祝福从心隐!


10.jpg


从心隐轻奢民宿非常低调,甚少宣传,而且隐藏在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北山村里面,民宿里有富硒山泉大泳池和曲水流觞水系,大门据说连招牌都不容易发现,因此被众多入住客人称为‘最佛系’。大隐隐于市,我想这是不是因为吴教授的风格和特点所导致呢?

2020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因新冠肺炎的爆发,世界各地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吴教授也认为,疫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过,疫情对于吴教授在教学、设计、民宿经营等方面影响还是蛮大的,他表示,总体而言,危机之中,有危有机,要做到内心明了,积极面对,从心隐就是个自我修行的道场。

所以他大部分时间会放在带学生和团队,以及教学研究上,四分之一时间在出差,还有四分之一时间在增城的山水文化中纵情感受。而在谈及在增城未来规划,吴教授表示:“这里窗明几净,有说不尽的诗意!”未来无域设计(Beyond Studio)会继续扎根于1978电影小镇,如有机会,还希望可以与1978电影小镇展开更多深度合作,这还真是令人期待啊~


11.jpg

(从心隐轻奢民宿在博鳌国际民宿论坛获得‘中国最佳民宿品牌奖’)


吴教授除了是深深扎根在设计领域多年的大咖外,还是足迹遍全球的环球探索发现旅行家,打卡过无数网红hotel的酒店控、资深摄影发烧友,喜欢在旅途的过程中发现灵感、体验不同的民宿和酒店,他的足迹遍及欧美和日本台湾等地,交友甚广。他还是CSA国际红酒品鉴师和美食家、品茶人、炒鸡低调的自律学习型好青年。大家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去从心隐轻奢民宿感受下,说不定能遇见主人一起喝杯茶哦。

他最后有句话很打动我,自律才有自由。自律是对自己的要求,良好的习惯并努力坚持,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很多方面的自由。自律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我希望这句话也能给在阅读这些文字的你一些触动和感悟。

最后,愿你我做更好的自己,从心隐!